12月15日,在学院301会议室,我院“青年拔尖人才系列讲座暨青年学者沙龙”第七讲开讲。本次讲座由我院信息中心主任吴道澄教授主持,讲座人为魏晶教授。
吴道澄教授首先向在座师生介绍了魏晶老师。2004年被保送至复旦大学化学系理科基地班,2008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同年直升本校硕博连读研究生,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教授。2013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有序介孔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吸附与分离、生物医药、催化及能源存储等方面的应用。2013年至2016年,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化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王焕庭教授和George Simon教授,期间主要研究纳米多孔碳和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
目前在Nature Chem (IF 27.893), Chem. Soc. Rev. (IF 34.09), J. Am. Chem. Soc (IF 13.038), Angew. Chem. Int. Ed. (IF 11.709), Adv. Mater. (IF 18.960)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47篇文章,其中有15篇论文发表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三大顶级材料化学期刊上。论文总被引用数超过1800次,H因子19。ESI高被引论文3篇,引用数过百论文4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12篇,影响因子10以上的文章7篇。授权中国专利4项。
本次讲座题目为“纳米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纳米多孔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和孔体积、丰富的骨架组成(如无机、有机等)、可控的孔径大小,其在生物医药、环境修复、新能源的转化及存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关于纳米多孔材料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纳米多孔材料的孔径大小难以精确控制,以及纳米多孔材料的功能化研究尚不充分。本报告主要以介孔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讲述介孔材料合成过程中的孔径调控的新思路。此外,以纳米多孔碳为例,讲述如何功能化碳材料,从而制备出新型多孔碳材料作为催化剂用于新能源转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电催化反应。
报告结束后,在座师生积极提问,与魏晶老师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